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李建)“他家的小康鲜生豆腐脑用土豆生粉调卤,颜色清亮、生活清淡鲜嫩,保定不光味道鲜美,油条还少油少盐。哥保多少年了,活的好味每天早上不来上一碗,小康鲜生一天的生活日子好像就没了滋味……”9月28日早上7点多,在河北省保定市银杏路“油条哥”快餐店门口,保定排队的油条周大爷一边与队伍里的熟人唠嗑儿,一边向前来巡店的哥保老板刘洪安树起了大拇指。
“油条哥”刘洪安。活的好味 李建/摄
此时,小康鲜生店内40多个餐位座无虚席,生活店外也早已排起了长队。保定周大爷排在末尾,手中的候餐小票上显示,就餐的消费者已经累计排到了170号。
8年前,这个明厨亮灶、环境优雅的快餐店还是一个简单朴素的蓝色铁皮小屋。而昔日那个坚持不用复炸油炸油条的小伙儿,今天已经是经营着3家快餐店、一家面包坊、两家食堂的保定油条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“老总”。
面对老街坊们的信任和夸赞,刘洪安谦和的浅笑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厚道:“我就是个炸油条的,到啥时候都不能忘了让顾客吃上放心的东西,这是我的本分。”
刘洪安的老家在唐县,距保定市区60余公里。2004年,从保定市财贸学校毕业刚4年,还在保定漂着的刘洪安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。2008年,刘洪安的母亲动脉瘤破裂到北京做手术,一家人欠下了近20万元的债务。
因为要挣钱治病、还债,刘洪安盘下了一个炸油条卖豆腐脑的早点摊儿。因为偶然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食用油反复加温的危害,刘洪安坚持把每天用过的油倒掉换新的。
2012年,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,让人们认识了这个坎坷中坚守的朴实小伙儿的“良心生意”,“油条哥”成了家喻户晓的红人。
2012年6月,刘洪安登上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与10余位部级领导同台“论道”;2013年9月,刘洪安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;2015年,刘洪安受邀出席央视春节联欢晚会、向全国人民拜年……
从成名的光环与无数“商机”诱惑中闯出来,刘洪安在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指导和帮扶下,一步一个脚印,把“良心餐饮”越做越大,也越做越规范。“蒜泥里加的是不是白开水,买回来的鸡蛋有没有洗干净,煮面条的时间是不是严格控制在1分20秒,不小心糊了锅底的粥是不是倒掉了……”每天早中晚的例行巡店,8年来“雷打不动”。刘洪安或是不动声色地旁观、或是“打破砂锅”似地追问,严苛的要求,只是因为当初的那句承诺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;将心比心,才对得起良心。
检查完桌椅摆放整齐有序的用餐区,清点过干净整洁的洗碗间与操作间,刘洪安洗净双手换上工作服,给厨房里的油条师傅传授小窍门:油要怎样抹才均匀适量、面胚要怎样抻才恰到好处……麻利的动作,用心的指点,恍惚间,让人仿佛又看到了8年前的那个“油条哥”。“长要保持大约34厘米,宽大约15厘米……不光要现炸现卖,还必须保证重量、色泽、形状的统一规范。”银杏路快餐店店长、30岁出头的杨会红夹着一根刚炸出的油条告诉记者,因为公司在产品、卫生和服务方面的严格标准和监督制度,刘洪安来还是不来,大家都不敢“打马虎眼”。
如今,富起来的刘洪安已走出困窘,父母健康、家庭和睦,从守望舌尖上的安全开始,小康生活的梦想成了实实在在的红火日子。
尽管疫情给生意带来不小的影响,但刘洪安心里始终有自己的坚持:就像当初改良豆腐脑卤料那样,只要肯花点心思、不吝惜功夫,生活的好味道就会永远鲜美。
责任编辑:24阳春三月,气温回暖、万物复苏,走进位于舒城县千人桥镇田间地头,沃野广袤,麦苗青青,菜花金黄。眼下,正值小麦、油菜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,广大干群正抢抓农时,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,奋力描绘着一幅幅“春耕图” ...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敏)2025北京书市将于4月22日至5月5日举行。作为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举办的活动之一,今年将为广大市民奉上一场年轻态、文艺范、惠民性兼备的文化盛宴。据介 ...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)9月6日,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“2023合格评定服务贸易便利化论坛”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。论坛聚焦“合格 ...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)为拓展“满意消费长三角”行动覆盖面、增强“线下无理由退货”承诺渗透力,营造区域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,11月20日,上海市虹口 ...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夏瑾)清明假期,中国园林博物馆2025年“山居雅集”之“园居春信”清明节文化活动举办。本次活动分为踏春、品春、感春、寻春、颂春五大板块,探寻古人园居生活与春日自然 ...
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孙燕明) 8月25日是第七个全国残疾预防日。为加强残疾预防宣传教育,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,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水平,中国残疾人联合会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开展第七个 ...